增强流动人口小学生责任意识的研究开题报告

作者:时间:2013-02-27来源: 点击:


增强流动人口小学生责任意识的研究开题报告

新庄小学总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时代的需要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跨世纪人才需要博学多才,有快捷获取信息的能力,有终生学习的观念,有自我发展精神,有与人协作能力等,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责任心的培养。如果一个人没有认真负责的意识,一切都会失去基础和根本。

(二)现实的需要

责任意识是一个人对其所属的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

然而,我校的学生大都为流动人口的子女,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以及不良社会行为的熏染,使得学生的责任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学习马虎,做事不认真,生活草率,过分关注自我,心中无他人,做事不计后果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将培养学生责任感列入道德教育计划。美国的西点军校还将“责任”二字赫然作为校训。德国强调个体应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他们把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教育、教学两大任务之一。这些国外的责任教育研究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在国内:哈尔滨市兆麟小学研究“责任感启蒙教育”,通过委托与承诺的形式,强化任务观念,使大多数学生初步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负责,探索出了责任感教育的新方法。浙江桐乡市崇福镇完全小学建立起 “不负责——被动负责——主动负责”责任感的内容框架和“立标、明理、示范、训练、考评”的责任感教育模式。成都市育龙中心校研究了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活动与生活让学生感受责任、体会责任、认识责任、担负责任。重庆巴蜀小学建立起“认识、情感、行动”的责任感培养模式。

从以上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地区在不同的方法、环节中对责任感教育进行了探讨,各有侧重,但又有局限,虽然强调了加强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研究非常具有紧迫性、必要性,但是,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的责任感培养研究多在中学生、高中生身上进行,并且还有一些未涉及的内容。本课题的主要对象是流动人口子女这一人群,他们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这一人群责任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学校侧重在学习、品德、身心健康等方面,把责任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各个领域,寓教于乐。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流动人口小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苏城,他们的子女,他们也随之来到苏州就读求学,对于小学阶段的这批学生,我们形象地称其为“流动人口小学生”。

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增强责任意识:通过挖掘校园内外资源,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注重在学习生活的人际交往,以及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等德育途径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

2.胡卫在1994年第二期《教育研究》上发表了他主持的“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课题研究总报告,题目为:《学会负责》。他的调查表明,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离,突出表现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缺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文章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状的考察,认为学会负责是中西文化的融合点,是传统社会和现代化社会文明的连接点,因此提出了以“学会负责”作为2l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的目的的主张。

3.著名学者叶澜教授在分析研究我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时,把“诚实守信”列为核心内容,第二个层面就是“责任心”。她认为责任感能催生出智慧和能力,任何高超的技术和深奥的知识都不能代替责任感。

4.王兆林在《学会负责与学校责任教育》中指出:依据道德对象从人到自然的扩展及全球化背景下伦理观转化的新向度——由信念理论向责任理论转化,通过学校德育教育效果不竞如人意之归因分析研究,提出应将责任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内容,以“负责一来增进学生的自由发展,从而提高学校的德育实效。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方面:通过行动研究,唤醒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情感,在低年级中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责任感、对自己的学习责任感、对自己的事情责任感;在中高年级中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对集体责任感、对社会的责任感。

2.教师方面: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和开展德育主题教育的能力。

3.学校方面:有效地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改善班级面貌,形成负责诚信的良好校风。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子课题设置

1.在品德学科中的培养流动人口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课题组长:王娴)

2.在家庭教育中培养流动人口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课题组长:刘晓凤)

3.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培养流动人口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课题组长:金红云)

六、研究方法和原则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学校中心课题组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实际制定了本课题研究方案,纳入了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将培养学生责任心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2.个案研究法:主要用于学生不良习惯矫正的研究、家庭教育对责任心及其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的研究。

3.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用于了解教师、家长对学生责任心培养的看法以及学生责任心及行为习惯水平的前测。教师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有关责任心与行为习惯的表现。

4.经验总结法:我校多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断摸索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5.教师榜样示范法:以教师的身体力行的榜样,作为学生学习的典范,从实际出发,切实感知责任心在学习生活中的体现。

七、研究的对象、步骤

(一)研究对象

课题组成员所任教的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时间、内容及预期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酝酿准备阶段

(2011年9—2012年1月)

选题:撰写课题申请评审书;成立研究机构、确立研究人员;撰写实施方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前期调查与分析;收集资料,初步开始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试验阶段

(2012年2月—2012年12月)

研究内容:

① 论证课题方案,申报子课题,撰写子课题方案。

② 组织开展学习方案,制订阶段性研究计划。

③ 开展研究性活动,收集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汇总。

成果形式:论文、活动方案、 调查报告等。

第三阶段:全面研究阶段

(2013年1月—2014年12月)

研究内容:

① 开展课题研究中期汇报,调整方案。

② 广泛收集整理资料、总结经验,对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及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典型个案材料进行研究,集结素材,整理成相关的有价值的文集。

成果形式:论文、调研报告、课例、个案、家长、教师、学生责任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等。

第四阶段:深化结题阶段

(2015年2月—2015年6月)

研究内容:

① 研究成果的认定与评估,课题组总结会。

② 整理规范研究资料和经验成果。

③ 撰写研究报告。

④ 进行结题验收,召开课题研究表彰会。

成果形式:论文、课题结题、课例、典型个案、教师教育随笔等。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成果

流动人口小学生责任意识水平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2011.11

陈璐旖

流动人口小学生责任意识活动案例汇编

案例分析专辑

2013.12

金红云

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个案

品德学科教育案例汇编

2013.12

王林娣

课题阶段性汇报活动

课题中期报告

2013.12

朱宏


家庭教育责任意识培养成果

个案汇编

2013.05

刘晓凤

(限填3项)

最 终 成 果

学生最终责任意识水平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2015.06

刘晓凤

责任教育个案汇编

活动案例专辑

2015.06

王娴

结题研究报告

结题报告

2015.06

李琼

八、研究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课题管理机制

成立课题指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完小校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学科教师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并聘请专家进行指导。要求领导组要动用行政力量不失时机进行整体有效的宏观调控;指导组要深入教学实际及时解决试验课题中出现的问题;实验时发挥示范班的示范作用,建立科学有序的运行机制;并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开支,以确保课题顺利进行。

2.加强理论学习,建立学习研究制度。

组织对课题研究人员学习教育理论、进行科研培训,请专家讲座,还赴外地考察学习研究经验。建立并健全学习与研究制度,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确保研究的有效性。

3.开展研讨活动,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能开展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注重理论研究与校本教研实践的结合。以活动为载体,研、教、学相结合,每学年定期开展分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以及学生分层学习方法指导等发展创新展示活动。同时结合校本教研实际,注重在活动中总结,在活动中让学生得到发展。达到真正提高研究成效,推动科研向纵深发展。

4.注重研究总结,完善研究评价体系。

在今后三年的动态研究工作中,能及时部署任务,及时总结反思。建立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多活动展示,多研讨汇报,表彰先进,交流成果。能坚持每月的反思交流,每期一次专题研讨,每年一次成果汇报,并将成果汇编成册,在全区交流推广,确保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