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之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4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
2.通过看图学儿歌,能初步认识11种树的形状,了解这些树的特点。有喜欢并爱护树木的意愿。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种树木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各种树木,有喜欢并爱护树木的意愿。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认识了哪些树呢?哪位小朋友说说,看谁认识得多呢?图片上的这些树木你们认识吗?
2.它们每一种树木各有特点,有人还给它们写了一首儿歌叫《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二、借助拼音,读通儿歌。
过渡语:儿歌中有好多树木,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文。
2. 检查读文。
(1)儿歌有几句?
(2)指名读儿歌。重点指导“桦”“银”“柏”字的读音。
三、读通儿歌,识写生字。
过渡语:儿歌中的树木太多了,我们给它们点点名,看看都到齐了没有?
1.认识各种树木的名称。
(1)借助图片认识词语。老师出示树木图片,学生认读树木名称。
(2)认读树木的名称。
梧桐 枫树 松树 柏树 桦树 金桂 水杉 银杏
带拼音认读。
去掉拼音认读。
(3)在游戏中认读生字。老师读出树木的名字,学生迅速从生字卡片里找到对应的生字。
课件出示植物园情境图,引导学生展开认树游戏,巩固10个词语。
(4)指导书写带有“木”字旁的生字。
① 木字旁的生字我们会认了,还要学会写呢!出示生字(杨、桐、枫、松、棉、柏、杉、桂)
②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木字旁的捺要变点。
③ 观察“桂”字,在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请一位同学在黑板前来练习写。
④ 师生评价(从间架结构和木字旁的变化等角度评价)同桌互评。其它木字旁的生字,书写时的规则是相同的。
2. 学习掌、耐、守、银、化、装、疆
(1)借助拼音认读。
(2)去掉拼音认读。
(3)去掉拼音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4)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补充“疆”的字理演变:左边的一把弓是用来丈量右边的田地,田地与田地之间要有界限,横就表示它们的界限
四、指导朗读。
五、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11种树木,还认识了很多生字,学会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形声识字法。今后同学们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记得使用这种识字方法。
板书设计: 2.树之歌
木:梧桐 枫 松柏 桦 杉 桂 杨